微信/电话:13775896507
陈老师QQ:787050129
王老师QQ:529090610
【论文降重查重网】www.lwjccc.com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客服中心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微信/手机:18705210670

固定电话:0516-83008663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万达广场写字楼B座1914室

用稿通知
《集邮》用稿通知
《集邮》刊登通知书
《集邮》稿件刊登通知书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学报》采稿通知单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书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单
《读书文摘》稿件录用通知书
《大学教育》用稿通知书
《楚天法治》录用通知
《成功》用稿通知书
《文理导航》稿件采用通知书.gif
《文化视界》刊用通知
《青年文学家》录稿通知单.jpg
《魅力中国》用稿通知书.jpg
《科技与创新》稿件录用通知.jpg
《科技创新导报》期刊用稿通知书.jpg
《今日中国论坛》用稿通知.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书.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jpg
《教学学习与研究》录用通知单.jpg


发表流程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探讨



作者:王刚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就是要把学生的就业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教学的职业能力教育,突出学生的就业需求,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入手,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策略。


  关键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就业为导向;策略



  当前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主阵地,也是为国家社会建设培养实用性专业技能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适应社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所在。同时,学生在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中,他们的其他诸多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这其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尤其是在高职体育教学竞赛活动中,有意识的组织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健身锻炼及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也能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工作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国家在高职教育中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积极推行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为学生的就业及其工作奠定基础。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


  高职院校的教育多重视实验、实训,因此,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多、时间长,学生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社会化程度较高,动手能力强。


  (二)心理素质差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态度不好,与本科院校学生比学习习惯不好,自身的心理压力还比较大,心理素质不好,尤其是不被外界重视,现在有很多企业招聘毕业生的时候,都是本科生起点,这让高职学生有一种不平衡的感觉,这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差的原因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强化自身的优点。


  (三)自卑心理严重


  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水平与本科院校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上对高职院校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偏见,促使学生心理有自卑情绪。高职院校在校期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意识到自己的强项。随着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认可度逐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高,与企业实际需求越来越接轨,高职院校学生自卑情绪会有一定好转。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体育教育未充分结合职业特性


  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运动训练目标及教学重点也有很大的区别。但现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只重视体育教学基本技能和知识培养,尚未充分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职业特性,造成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体育训练知识。


  目前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教学目标还不够明确,尚未形成完善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伴随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少高职院已经对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调整,改变原有制度化的考核管理理念,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兴趣和运动理念。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目前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


  (二)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安排与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多数都是根据老师进行安排,例如老师会排球,学校就开排球课,课程内容设置都是根据教师的个人喜好,往往都是课程目标不明确,培养学生能力不清楚,忽视了学生优势的存在。


  (三)考核评价单调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考核方法太过单一,“一考定乾坤”,仅凭技评、达标来评定学生成绩,这种统一单调的考试标准,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影响了考核功能的发挥,导致教师无法准确了解学生所掌握的体育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策略


  (一)构建就业导向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职业专业化技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竞技体育的传授,同时要重视学生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以便于能够同职业需求相契合。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性质以及就业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从而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职业体育培训课程,或是转化一些体育项目的价值理念、练习方式以及展现形式等从而引导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与技能进行重新认知,意识到体育知识同就业需求之间的关联与强化作用,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所得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就业之所需,可采用合作、探究以及自主等新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学习更多实用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为学生实现良好就业提供必要的助力,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身心素养,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明确就业导向的体育教学目标


  现在课程的教学目标都是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符合企业的实用型人才。对多数高职院校来说,体育课程都是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基本体育素质。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工作实际。体育教育改革目标,就是结合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体育课程,完全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服务。让学生结合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体育锻炼方法。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面对不同职业特点,要增设更多体育教学内容,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体育素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三)设置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


  体育课程不像其他课程,仅有训练结果是不行的,过程也十分重要。因此,对体育课程的考核不能仅凭测评结果来下结论,应该以树立全面的体育课堂教育质量观为基本出发点,注重学生的学习程度,肯定学生锻炼过程中的努力和提高。同时,教师也可以借鉴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将课程量化评价和绩效评价结合起来,强化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让学生体验到社会和企业的考核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



  小结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江向中.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7:112-113.


  [2]孙鸿.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5,14:112-113.


  [3]方学超.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8:49+51.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