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电话:13775896507
陈老师QQ:787050129
王老师QQ:529090610
【论文降重查重网】www.lwjccc.com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客服中心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微信/手机:18705210670

固定电话:0516-83008663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万达广场写字楼B座1914室

用稿通知
《集邮》用稿通知
《集邮》刊登通知书
《集邮》稿件刊登通知书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学报》采稿通知单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书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单
《读书文摘》稿件录用通知书
《大学教育》用稿通知书
《楚天法治》录用通知
《成功》用稿通知书
《文理导航》稿件采用通知书.gif
《文化视界》刊用通知
《青年文学家》录稿通知单.jpg
《魅力中国》用稿通知书.jpg
《科技与创新》稿件录用通知.jpg
《科技创新导报》期刊用稿通知书.jpg
《今日中国论坛》用稿通知.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书.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jpg
《教学学习与研究》录用通知单.jpg


发表流程









职校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王洪飞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得到普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通过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本文主要根据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实践对策。


  关键字: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有效性



  正文: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普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这给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长期以来,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都处于一种低效状态,这主要是由于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只重视专业考核的通过率,并没有真正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导致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能力差,不能满足相关岗位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必须改进低效的教学现状,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学效率不高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即使是在职业院校,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但是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还有一些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但是只局限于玩电脑游戏,而对于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却不能应用到实际当中,不能有效利用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一种表现。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没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率整体不高。


  (二)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软件硬件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然而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实践性还远远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虽然有些学校提出了培养多层次、复合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比较宽泛,但是没有将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仍然局限在理论内容的学习,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职业院校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必学的软件还处在认知水平,对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特性知识掌握的不熟练,实际操作能力不高,与市场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相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出现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难就业、就业不能胜任岗位的现象。



  二、提高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对策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在传统的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一味的按照课本内容进行教学,而没有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这严重影响了计算机专业的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急需改进。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在选取教材时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实际,选取具有实用性内容的教材,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更新、删除那些繁、难、偏,实际用处不大的内容,还可以适当补充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比较紧密的相关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二)以市场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做到合理的进行教学计划,为计算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职业院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在制定计算机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时一定要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市场调研、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市场动态,分析市场对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据此确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另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职业院校还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环境,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帮助企业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直接上岗,从而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


  (三)改进教学方式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了,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以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1.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针对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比如适当进行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任务驱动法教学


  由于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系统性较强,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在整个教学周期内为学生制定若干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任务,比如让学生在一学期的时间内设计一个班级管理系统,或者制作一个宣传网站等,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参考,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改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进行分组教学


  有效开展分组教学的关键环节就是合理的进行分组,这就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安排座位,还要叮嘱学生不能私自调换座位,并为机器故障等问题制定备用方案。比如将学习成绩差的和好的分在一起,发挥好学生的榜样作用,使他们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还要为每个小组设定一个小组长,引导本组学生按质按量的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以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学校和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强化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并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职业院校要想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成长为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苏丽冰. 职校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211-212.


  [2]倪学超.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1:155-156+171.


  [3]杨闱元.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构想[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2:143-144.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