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电话:13775896507
陈老师QQ:787050129
王老师QQ:529090610
【论文降重查重网】www.lwjccc.com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客服中心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微信/手机:18705210670

固定电话:0516-83008663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万达广场写字楼B座1914室

用稿通知
《集邮》用稿通知
《集邮》刊登通知书
《集邮》稿件刊登通知书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学报》采稿通知单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书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单
《读书文摘》稿件录用通知书
《大学教育》用稿通知书
《楚天法治》录用通知
《成功》用稿通知书
《文理导航》稿件采用通知书.gif
《文化视界》刊用通知
《青年文学家》录稿通知单.jpg
《魅力中国》用稿通知书.jpg
《科技与创新》稿件录用通知.jpg
《科技创新导报》期刊用稿通知书.jpg
《今日中国论坛》用稿通知.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书.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jpg
《教学学习与研究》录用通知单.jpg


发表流程









基于工科院校大学生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



张艳  于克强  宋胜伟  刘秀莲  孙桂兰

【摘要】目前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发展到了大众化阶段,要求高等教育更贴近社会需求,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所以本文通过《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来研究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知识运用能力,以便培养社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即针对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图学;培养模式


   普通工科院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是“以面向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在实践训练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各种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与工程实际零距离,消除校内学习与现场工作之间的距离。高等教育在加强基本理论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我们也应该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重新调整:即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有宽广的专业与管理知识、掌握先进的技术方法,具有独立承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工程图学》是高等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能培训课程,它不仅在教学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也是衡量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尺度。因而在培养模式上,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下《工程图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这项课题研究的意义可见是非常之重要。

一、改革教学内容和完善课程体系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知识运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编写实用性强的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体现课程为专业服务;

    2、以道德养成为根本,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构《工程图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及时了解专业前沿  动态,掌握新的知识,使学生在就业时有一定的竞争力;

    3、注重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优化教材结构,精选传统内容,强化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即教学内容的调整主要以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线,注重实际应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删减或是增加内容。如减少和压缩了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内容,以实用为基础,精减了投影理论中“点、线、面”部分和综合性难度较大的部分内容,如增加了实践性较强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这些知识在以后工作中要经常用到,既要注重画图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以便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如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AutoCAD),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绘图工具,缩短绘图时间。

二、研究实践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模式

    1、在课堂教学上,强调“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教学等,做到课堂教学内容信息最大化,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任务式和项目式教学;

    2、在实践教学上,实现边讲授边实践,利用模型室、实验室,实现图形、设计和实物的转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工程设计的能力。在刚开设本课程时,学生没有任何工程背景知识,还习惯于理性思维,缺少工程观念,即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也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相结合,所以在教学中就要穿插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内容,像刚接触到的立体相交部分,可以通过观看模型,再动手画图方式的实践环节,既进行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进行了空间想象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形象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

    3、在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工程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手段。

三、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研究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

    1、充分提高模型室或实践训练中心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使这些地方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和摇篮;

    2、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优化教师的指导情况,有效地利用模型室或实践训练基地,教授学生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在讲解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时,如零件图、常用件以及装配体时,组织学生到模型室或学院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提前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题,带着问题到现场去寻找答案,这样就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能亲身体会到各种零件在机器中的应用及该门课程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关键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乃至毕业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课外综合实践,开展各种设计大赛及创新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四、考试制度的改革研究

    《工程图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又是很多后续课程的基础,因此考核方式就很关键,过程管理尤为重要,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专项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即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全面检测体系,考试课平时成绩占40%,期末笔试卷面占60%。考核题目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测试,并且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核,从而使成绩考核更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全面性。通过这样的考核改革,使学生更加重视了每一个考核环节,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研究探索提高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方法

    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普通大学来说既要有高学历、高学位的教师,也要有“双师型”、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因此,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和行动。针对现阶段教师需要提高学历、晋职称、搞科研等一系列任务,同时要面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实际,寻求、探索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六、结束语

    “制图作为工程师的语言”,是所有工科院校中的一门重要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改革实践,证明了只有对《工程图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合格的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杨卫卫.浅谈课程性质与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

[2]张艳.《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1,(3).

[3]张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技术基础课”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管理学家,2013,(8).

[4]杨叔子,王筠.正确使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6).

【5】张翠华,吴海荣.浅谈《工程图学》课程教学的体会,教科园地,2008年第3期.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