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电话:13775896507
陈老师QQ:787050129
王老师QQ:529090610
【论文降重查重网】www.lwjccc.com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客服中心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微信/手机:18705210670

固定电话:0516-83008663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万达广场写字楼B座1914室

用稿通知
《集邮》用稿通知
《集邮》刊登通知书
《集邮》稿件刊登通知书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学报》采稿通知单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书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单
《读书文摘》稿件录用通知书
《大学教育》用稿通知书
《楚天法治》录用通知
《成功》用稿通知书
《文理导航》稿件采用通知书.gif
《文化视界》刊用通知
《青年文学家》录稿通知单.jpg
《魅力中国》用稿通知书.jpg
《科技与创新》稿件录用通知.jpg
《科技创新导报》期刊用稿通知书.jpg
《今日中国论坛》用稿通知.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书.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jpg
《教学学习与研究》录用通知单.jpg


发表流程









《电子测试》

文章附图

电子测试杂志社简介

《电子测试》(半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北京自动测试技术研究所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专业刊物。

《电子测试》以介绍最新电子技术和测试测量技术为主,秉承一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办刊宗旨,坚持前瞻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编辑方针,为测试测量及自动控制业界的工程师和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了全新可靠的技术与应用和行业资讯。《电子测试》创刊于1983年,见证了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业的发展历程。如何为国际和国内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掌握先进的测试测量技术一直以来深受测试测量领域工程师和研究者的关注,而为他们搭建沟通行业信息的平台,开创学术交流的广阔空间则正是《电子测试》创刊以来的核心使命。目前,众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研精英和国内从事微电子行业和电子产品开发的科技人员已成为其忠实的读者群,我们的发行在严格坚持“质量大于数量”的前提下,目前已增加到四万册。


电子测试杂志栏目设置

设计与研发、虚拟仪器技术、微处理器与编程器件的应用、新品评测特集、测试工具与解决方案、新软件、新硬件、产品咨询与行业新闻


电子测试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测试稿件规范要求

1.论文由中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单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3~8个)\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的英文表达\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课题基金类别及编号等部分组成。

2.论文题目不宜过长,不能超过20字,应使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论文的中心内容。论文题目应尽量避免使用公式、符号、简称、缩写等,英文标题不得以The、And、An和A开头。论文内容字数控制在6000字左右(包括图、表)。

3.作者单位应写可以对外公开的全称,并加邮政编码;若几位作者的单位或地址不同,应在作者姓名后用上标注明。

4.摘要既应概括全文,又要简明扼要,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或背景(说清文章主要解决的问题)、所用方法(说清工作过程及使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研究结果或结论(说清社会和经济效益,指出应用范围及情况)等。中英文摘要均应在200字左右。另外,英文摘要不应是中文摘要的简单翻译,应符合国外读者的语言习惯。

5.引言应简明扼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目的、意义及产生背景。

6.正文:正文部分必须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法、实验结果及结论等内容。严禁抄袭。文章章节的编号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1,2……;二级标题的编号为1.1,1.2……2.1,2.2……;三级标题的编号为1.1.1,1.1.2……如此等等。

7.结论应是整个研究过程的一个总结,同时应指明该项研究的实用价值。

8.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以用Visio,MATLAB,LabVIEW等软件绘制生成并直接剪贴到Word文件中的矢量图为佳,图中的文字须标注清楚,对其中的英文及缩写须做中文注释,表格采用三线表。

9.文中使用的名词术语、符号、计量单位要前后一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SI单位)。

10.电子测试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要求至少8条)应是正式出版的期刊、图书、会议论文集,以及博士硕士论文等。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序,并在正文引用处用上标标明序号。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为(详见中国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引用期刊,格式为“作者名.文献题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引用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内容应注明“作者名.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引用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光盘图书[M/CD]等电子文献,内容应注明“作者名.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引用互联网上信息,内容应注明“下载标识.下载文件网址.下载日期等”。

11.基金资助的文章,应写明基金项目名称及批文号。

12.在参考文献后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

13.来稿不得涉及国家机密。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作者及所属单位承担。

14.稿件不论录用与否,一律不退稿。来稿必须写明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电子信箱等。

15.稿件一经本刊刊出,本刊享有版权。

16.电子测试投稿方式:来稿一律采用电子邮件方式。


上一篇:  《机电信息》
下一篇:  《电子制作》
在线投稿